盛禾农业网 >> 卵果辽椴

二师兄的肉比师傅的贵薄叶冬青

2023-05-18

二师兄的肉比师傅的贵

在上回书中,说书人和各位看官分析了过去十余年间我们在吃、穿、住、行四个方面的物价变化情况及其背后的原因,由于在我们的CPI篮子的构成中,食品价格的权重占到30%以上,所以当我们对于未来物价水平作预测时(物价预测始终是宏观层面的调控、微观层面的投资等最为重要的考量因素之一),对于食品价格的预判就显得格外重要。而观察近年来食品价格的变化,猪肉价格对其扰动恐怕是最让人印象深刻的。说到此,说书人不禁想起了2008年广为流传的一个段子,当时针对猪肉价格的快速大幅上涨,坊间戏言一个笑话—说有一天,沙僧火急火燎地对孙悟空说:大师兄,大师兄,不好了,现在二师兄的肉都比师傅的贵了!  其实,如果按照5%的涨幅为标准来划分(因为从2001年至今,CPI涨幅的历史均值是2.5%,5%就是历史均值的两倍),本世纪以来我们大致经历了三次物价水平的快速增长,用经济学的语言讲就是经历了三次明显的通货膨胀。而就在这三次当中,我们总能看到猪肉价格的影子。例如,2004年8月份CPI涨幅升至5.3%,同月猪肉价格涨幅超过25%;2008年一季度,CPI涨幅接近9%,同期猪肉价格涨幅接近70%;2011年7月CPI涨幅升至5.3%,同月猪肉价格涨幅接近60%,可见在我们的价事当中,确实存在猪周期。

不知各位看官是否还记得,实际上伴随几次二师兄肉贵的同时,我们还经历了豆你玩、姜你军、蒜你狠、糖高宗、盐王爷……但为什么只有猪肉出现了周期性的变化?说到其中原因,说书人给各位看官摆几个数:

第一个数据就是,2003年中国人均GDP刚刚突破10000元人民币(折合1200美元),而到2006年就已突破了2000美元,而按照国际通行的标准,意味着自此中国经济已经从人均GDP2000美元以下的经济起飞阶段迈入2000-10000美元的加速发展阶段。目前中国人均GDP已经接近7000美元,可见中国经济在加速发展阶段所花的时间较发达国家的历史,大大被缩短了。而伴随人均经济总量的快速扩张,中国人的膳食结构也出现了史无前例的变化。例如,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2年中国城镇居民人均粮食年消费量较2000年减少了4公斤,同时猪肉的年消费量增加了5公斤,水产品和鲜奶均增加了4公斤;同期农村居民的人均粮食年消费量较2000年减少了86公斤,同时肉禽的年消费量增加了5公斤,水产品和鲜奶分别增加了1公斤和4公斤。

第二个数据则是,以2012年数据为例,城市居民人均粮食年消费量是农村的一半(城市是79公斤,农村是164公斤),但城市猪肉的人均年消费量是农村的1.5倍(城市是22公斤,农村是15公斤)。仅此两个数据已经说明,城里人的膳食结构明显要好于乡下。而在过去十余年间,我们的城镇化提高了多少?提高了18%,换句话说,就是大约有超过2亿的乡下人变成了城里人。

若各位看官觉得上面的数据看着有些晕,那么说书人归纳一下,这两组数据实际上就是说:从纵向看,无论是城里的,还是乡下的,近十余年来我们吃得越来越好,粮食吃得少了,肉、鱼、奶吃得多了。从横向看,吃得好人群比重还在不断提高。

好了,说到这儿,咱们回过头来说,为什么只有二师兄的肉形成了周期。众所周知,蔬菜、鲜果类的食品,由于生产周期短,基本多追一把肥,多撒一把种,多支一座大棚,就能很快把此类食品的供给增加出来,虽然这一类食品受季节性影响较大,但各位看官千万别忘了在上回书中,说书人已和大家说过,行方面的改善是这些年咱们价事中的一大亮点,因此便捷、覆盖面广的交通网络就可以很好地消除季节性的影响。但是猪肉却不行,因为从能繁育小猪的母猪入栏,到幼猪出生,最后到鲜猪上市期间大致需要50个月左右,也就是说对于猪肉而言,从增加供给到最终显效,中间还有一个时滞。

也正是由于这50个月的时滞,就产生了猪肉价格的周期性波动,有关此点还有一个经济学的经典理论与之对应—蛛网理论(某些商品的价格与产量变动相互影响,引起规律性的循环变动的理论。1930年由美国的舒尔茨、荷兰的丁伯根和意大利的里奇各自独立提出,1934年英国的卡尔多将这种理论命名为蛛网理论,之所以称为蛛网理论,就是因为价格和产量的连续变动用图形表示犹如蛛网)。说书人在这里把这个理论简单翻译一下:当猪肉价格上涨后,养殖户开始惜售存栏猪,同时增加补栏数(即依据当期的价格决定后期的供给量),而供给的增加最终会导致猪肉价格下跌,相应养殖户开始减少供给,直至猪肉价格的重新上升,如此不断循环反复,所以猪肉价格呈现出周期性的变化—由于从增加供给到最终实现存在较长时滞,导致当期价格决定后期供给的决策机制下,出现供需由均衡到不均衡再到均衡的循环。

也正是由于上述的问题导致了养殖户的盈利不稳定,而在国外,养殖户通过期货市场,可以将未来价格锁定,进而规避了价格波动的不确定性,同时政府的储备肉动态调节机制也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养殖户盈利的平稳,但这两个机制发挥作用的基础则是养殖户需要以规模养殖户为主,而非散养户。

例如,在美国,上世纪80年代之前,也是以小规模养殖为主,当时猪肉价格的波动性很大(正负20%之间),80年代之后,规模化养殖进程开始加快,以及公司 农户模式的推广,目前在美国生猪养殖行业前20家养殖企业市场占有率超过70%,并且出现了涵盖饲料、养殖、深加工和销售的大型综合集团,相应在美国已经基本感觉不到猪肉价格的波动。

插播这一段美国的小故事,说书人就是想说,未来二师兄肉贵的问题是否还会重演呢?目前猪肉的平均价格在每公斤22元左右,较上一次价格高点(2011年9月猪肉的平均价格在每公斤30元左右),已经持续了38个月呈现趋势性下滑,其间只是在2013年1月短暂反弹至每公斤26元附近。在经过十余年三次大波动之后,相当一部分散养户已经被淘汰出去,相应规模化养殖户占比不断提高,那么此前存在的蛛网理论的实际影射已经相当弱化,所以即便猪肉价格已经开始进入回升期,恐怕二师兄的肉也不会再比师傅的贵了。

(作者供职于国内某大型金融机构)

项链

结婚买钻戒还是对戒

钻石吊坠

首饰搭配

友情链接